“兄弟!”22日晚,南京祿口機場接機大廳,剛下飛機的阿不力米提一眼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就立馬健步上前,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阿不力米提是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一名普通機關幹部,而讓他稱為“兄弟”的,是曾在克州援助3年的江蘇幹部盧剛。
  這一聲“兄弟”可謂貨真價實:兩人不僅分別按維族和漢族風俗結拜為兄弟,而且雙方家庭也見面結親,成為維漢一家親的大家庭。阿不力米提專門來南京看望盧剛的母親並叫了媽媽,盧剛也正式稱呼阿不力米提的老媽媽為“阿那”(維語“媽媽”)。兩位老母親也以姐妹相稱。
  說起這段跨越民族的維漢兄弟情,阿不力米提笑聲爽朗:為什麼要結這個親?我的這位兄弟素質高,待人真誠,跟我脾性相投!而在盧剛眼裡,兩人結為兄弟並非刻意,更不是一時興起,而是在長期交往中相互瞭解、相互信任之下的水到渠成之舉。
  2011年,盧剛在組織安排下到克州組織部工作。進疆當晚就是阿不力米提接的機。“老阿身材瘦小,黑黑的,當時給我的印象並不深。但隨著工作慢慢展開,我感覺他為人非常不錯。”盧剛說,老阿業務能力強,工作特別用心,跟維漢兩族的幹部相處都非常融洽。
  沒多久,好客的阿不力米提邀請援疆幹部去他家坐坐。“老阿家裡人口簡單,一個70多歲的老娘,妻子和一雙兒女。但每次請客都特別熱情、周到,把家裡最好的東西都拿出來,給大家一起分享。”盧剛說。
  援疆幹部一去就是十幾個人,阿不力米提每次都擺上成套碗筷以示尊重,市面上有的乾果、水果全擺上。因為時差原因,克州人一般上午10點才上班,阿不力米提每次都要起個大早,去排隊買當地最好的烤羊腿。“他是用真情在結交朋友。”
  援疆幹部遠離家鄉親人,常常感到寂寞。阿不力米提吃過飯就來找盧剛,兩個人天南地北聊天“吹牛”,漸漸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家庭情況、克州的未來、江蘇的發展,兩地的風土人情、歷史變遷,都是百談不厭的話題。
  “我們的交往特別坦誠。”阿不力米提說,對有些有分歧的問題也不迴避。他常帶著盧剛走村串戶,看看鄉村鄉情。“我們這裡為什麼會是這樣子?不是我們懶,真的是自然條件太惡劣。”而盧剛也結合工作幫助阿不力米提來江蘇學習、體驗,開拓思路和眼界。
  來來往往中,兩人的友情越來越深厚。盧剛回南京休假,時間一長,阿不力米提就打電話問:“兄弟,啥時回來?”有一次盧剛受邀去老阿家吃飯,很自然地說了句:給“老娘”帶點東西吧。時間不長,阿不力米提到南京考察培訓,主動提出要去盧剛家裡,“看看我的漢族老娘”。後來才得知,他早在克州就備好送給“老娘”的禮物。
  回克州後的第三天,盧剛到阿不力米提家,很自然地把老阿的老母親請到客廳,認認真真喊了聲“阿那”。“老人家在我的額頭上親了一下,算是認了這個漢族兒子。”
  隨後兩個家庭之間來往越來越密切。盧剛的女兒和阿不力米提的女兒成了好朋友,盧剛的妻子時不時從江蘇為“新疆女兒”寄去漂亮衣服。
  去年12月,盧剛援疆期滿回到江蘇。這半年,他跟老阿電話、視頻從沒斷過聯繫,一直掛念這個維族兄弟的身體。“老阿的胃病很嚴重,在克州時我就勸他來南京請專家看看病,他總不當回事。”回南京後,盧剛打聽到這期間老阿瘦了七八斤,放心不下,軟磨硬泡把他勸到南京。
  23日一整天,盧剛陪著老阿看中醫、開調養方子,還特地抽時間帶他逛夫子廟。24日,他準備帶老阿去省人民醫院作進一步檢查。“老阿在新疆基層工作,任務重。他的身體好起來,我才安心。”盧剛說。
  本報記者 鬱 芬  (原標題:一對好兄弟 維漢一家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khmqwob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