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是怎樣產生的?
  今天下午,在全國政協召開的“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積極化解產能過剩”提案辦理協商會上,全國政協委員、福耀玻璃工業集團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行政總裁曹德旺用一個非常生動的故事,詮釋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2005年曹德旺在海南投資11億元興建了兩條玻璃生產線。2008年金融危機,因為不看好建築用的浮法玻璃生產線,曹德旺關閉了這兩條生產線,為此損失了6億元。
  2009年,一個大央企自認為用非常便宜的價格——5億元購買了曹德旺的兩條生產線。隨後,這家央企又陸續投入20多億元,總計花費30多億元去改造這個工廠。
  但是因為原本主業不是做玻璃的,做不出曹德旺需要的高端產品,這家央企每月在這個工廠的損失就達幾千萬元。沒有辦法,這家企業轉而投入了建築市場,做浮法玻璃。
  曹德旺算了一筆賬:全國大約有350條浮法玻璃生產線,按照一條線20萬噸的產量來計算,一年生產7000萬噸玻璃。扣除工業用的玻璃,剩下6000萬噸。一噸玻璃80平方米,一平方米48元。
  中國建築面積這麼大,需要這麼大的痢拔姨嶁汛蠹遙耗鞘遣AВ牆ㄖ牧希皇喬煽肆Γ皇潛桑遣荒艹緣摹!�
  而另外一方面,曹德旺說,國內現有的能滿足高端產品的玻璃生產線不足20條,他擁有其中的7條。但是這還遠遠不夠。這位中國最大的汽車玻璃製造廠商說:“我一年需要120萬噸玻璃量,7條線才能生產80萬噸。在國內我沒有地方能買到自己需要的產品。”
  曹德旺委員的故事驗證了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的一個觀點。在這位長期從事中國經濟教學與研究的學者看來,與上世紀90年代電冰箱、電視機產能過剩不一樣,造成這一輪產業過剩有一個新原因:很多製造者是全國性的大國企。“這些大公司是上市公司,不缺少資金。”而李稻葵說的另外兩個傳統原因,一個是地方政府GDP至上的政績觀。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總經理李讜委員十幾年前曾經在地方工作,並分管招商引資。在她的印象中,當時地方對招商引資的熱情遠沒有現在這樣高。如今,可以用“熱度非常高”來形容。
  央企的老總一旦到了地方,“每天都被地方各個部門的人包圍著,甚至市長、副市長都跟著你。問題是,有那麼多商可招嗎?”她問。
  李讜聽到關於一個關於招商引資的極端故事:某市把招商引資的指標下達給每個委辦局,再下達到每個部門領導頭上。如果招不來,領導年底就要被黃牌警告;第二年再招不來,領導就要換位子了。
  產能過剩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地方政府追求稅收。“很多產能過剩的企業和產業,儘管利潤是負的,但是加上稅收是正的。我算過,極少有產業交給地方政府的稅收和利潤之和是負。”李稻葵說。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委員最近翻看石化協會給的材料。這份材料仔細分析下麵所屬的14個小行業,“幾乎都過剩,設備利用率遠遠低於點名的那五個行業。”
  “產能過剩應該是比較普遍的現象,不要掩飾,要面對現實。這樣才能增強緊迫感和危機感。”李毅中說。
  他以曾經產能過剩的光伏產業為例,前年和去年上半年,光伏產業開工率不到50%,多晶硅35%。可現在不一樣了。他總結最近一年光伏產業變化的原因:一是在沒有掌握核心技術之前不要去盲目攻關、搞產業化;二是積極培育市場,尤其是國內市場。
  “所以政府管規劃和政策,不要管具體項目。”李毅中說。他也坦承,在治理產能過剩中的減量置換和等量置換兩個原則過去執行得不好,或者說不夠好,“這個事情我有責任”。
  儘管今天提案辦理協商會來了10家提案承辦單位,發改委、科技部、商務部等部門都介紹瞭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的基本思路和具體做法。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巡視員張小濟委員認為,化解的辦法還是一個錯誤的辦法,畢竟,老闆和債權人才最操心產能過剩的問題。
  他的觀點有些尖銳:“準生證是你們發的,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政府,你們推來推去沒有什麼意思。現在死亡、改嫁、過繼,還是你們發證。這樣搞來搞去,長期解決不了。還是沒有市場的力量,還是政府在這裡謀劃。”
  如何讓市場能真正發揮作用?張小濟認為最要緊的是“國資委你容忍誰破產?財政部你容忍多少人下崗?多少稅收減收?各地政府,包括中央政府都要考慮這個事情。你們要分指標,不如把這個指標分一分”。
  本報北京3月8日電  (原標題:大國企成新一輪產能過剩製造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khmqwob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